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寻找远去的足迹

 
 
 

日志

 
 

祈福四川  

2009-08-12 21:18:42|  分类: 原创日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是在重庆出生的,不满周岁离开至今,再也未曾回过四川。
        也许是这段特殊经历,让我对那块土地充满眷恋。特别是在震惊世界,牵动国人的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我更是无时无刻关心和惦记四川。在网上冲浪,我习惯将鼠标频频点击有关四川情况的网页和新闻网址,那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重建速度还是旧貌新颜,都会使我感到惊讶、感到兴奋、感到快慰。
         最近一段时间,连连传来四川受灾的消息,令人心情一阵阵沉重……
         5月11日通报,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7月14日至17日,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5.12”汶川地震灾区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此次降雨过程导致北川、青川、江油、平武、三台、小金等22个县(市、区)18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人,失踪5人,紧急转移安置11.7万人;倒塌房屋5000多间。江油市多处水库水位超警戒线,北川、青川等县部分板房区一度进水,其中北川县曲山镇永兴板房区积水最深超过0.6米,对居住的1224名群众生活造成影响;平武县发生大面积山体垮塌和泥石流;宝成线广元至绵阳区段多趟列车运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06月30日02时03分,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北纬31.4,东经104.1) 发生5.6级地震。成都市区震感强烈,持续时间很长。全省及重庆、汉中、宝鸡、西安等地均有明显震感。
        又讯 据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06月30日02时53分,在四川什邡、绵竹交界(北纬31.5,东经104.0) 发生3.3级地震。
         7月上旬重庆连日遭雷击致6人死亡,129万人受灾。连遭暴雨袭击造成8人死亡188万人受灾,宝成铁路线多趟列车停运;山体滑坡污染水源造成成都大面积停水。
        在“7·11”和“7·13”暴雨洪灾中,宣汉县樊哙镇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山体滑坡,大量房屋垮塌、粮田被毁,...
        康定地区泥石流造成四名工人死亡,50多人失踪……
        7月25日4时10分左右,连日大雨冲击造成山体岩石滑坡,国道213线汶川段彻底关大桥桥墩被山上飞下的巨石砸断,造成100余米的桥面坍塌在河道中。桥上7辆汽车坠下河岸,都汶路通行中断。已核实死亡6人、12人受伤……,彻底关大桥是国道213线由都江堰进入阿坝州的咽喉要地,在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时曾被巨石砸断,新桥刚刚于今年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竣工。
        进入8月,四川地区连续遭受暴雨袭击。据资料统计雨量普遍达50-80毫米,部分地区在90毫米以上,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舍联乡干沟村响水沟处省道211线突发泥石流。造成4人死亡、50人失踪、3人受伤,一度有97人被困。泥石流冲入大渡河导致河道阻塞形成的堰塞湖。暴雨还导致都汶公路汶川段,映秀镇至汶川县城中间一截20公里长的路段上先后发生8处泥石流、塌方,导致该路段交通完全瘫痪,300多辆车被困。

        中新网成都8月7日电记者7日晚22点20分从雅安市汉源县政府新闻办获悉,该县境内顺河乡猴子岩处,6日晚23时因山体高位崩滑,山体突发大面积滑移,形成250米长堵塞体,河水翻越,下游民众转,移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18人受伤 ,29人失踪。因拟炸开大渡河堰塞体,堰塞湖下游乐山市转移近十万人……
        哦!我如此多灾多难的四川啊!
        四川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然而,大自然造就了四川这块美好的家园,也潜伏着巨大的破坏力量。在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孕育、进化、生长,茫茫宇宙,万众生灵,无论你如何的智慧,也不管你多么的超群,但永远无法站在自然之外,认识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谋求同自然和谐相处中并在与天地争斗过程中在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
        古人云:“天变不足畏”。当前,人类虽然还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的骤临和破坏,但可以从历史进步中获取补偿。
       “多难兴邦”,尽管一次次的巨大灾害带给四川人民的痛苦和经济损失令人扼腕痛心,但却给四川带来了“自然灾难经济学”观念下“多难兴邦”的历史发展机遇,而且也给四川带来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变革创新机会,注定会让“四川很有希望”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不容置疑,灾难的警示,需要我们在重建和发展中汲取。记取灾难,就要坚持科学发展,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学会按自然规律办事,提高防范灾害的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四川人民勤劳智慧、坚强坚韧、乐观向上,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创造出瑰丽夺目的巴蜀文化,谱写过威武雄壮的革命诗篇。如今,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在重建的路上更是无所畏惧地迈着坚定的步伐,成为人类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伟大典范。
        穿越灾难,回望山川,天府胜境,依然美丽。
        我们始终相信灾害阻挡不了四川人民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勇气!相信四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地域文化精神与国家制度契合,在全国人民和国际援助的帮助下,经过政府和民众的齐心努力下,四川人民的生活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衷心祈愿四川:能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返回目录                 【返回主页】

 
                       
     

  评论这张
 
阅读(218)|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