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寻找远去的足迹

 
 
 

日志

 
 

瓜籽留香  

2009-09-22 16:32:54|  分类: 原创日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酷暑盛夏,消热解凉的选择有很多,首选莫过于吃西瓜。
       不知是科学种植的成果,还是人工催熟的缘故,如今的西瓜个大瓤红,且多是无籽品种,即便有籽,也不过是些嫩瘪生白的小厮。吃起来虽然省事,但我总觉得缺憾了些什么,这大概和我儿时的记忆有关。
       那天一个人在客厅寂寂的地吃西瓜,怎么也感觉不出童年时的兴奋和隆重。记得我们兄弟姊妹还很小,一到夏天父亲隔段时间就抱会回几个西瓜,一家七八个人围坐在小桌旁,看着父亲举刀切瓜,瓢开两半,汁水顺着桌沿流淌,没等得及分片切完,迫不及待的我们就一拥而上,风卷残云。此刻,母亲在一旁幸福的笑着,一边默默地捡拾大家吐在地下桌上的瓜子。我们笑话母亲吝啬,怎么连唾弃之物也不丢舍?母亲自不理会,独自作着众人认为小气的事情。
       母亲将收集的瓜子用水漂净,去掉浮瓤,挑出瘪小的,留下全是又黑又大,饱满充实的籽,然后摊在簸箕里放在太阳下晒干后存放在一个青花瓷坛里面,那时的西瓜个大籽也多,一夏过去竟能积攒出大半坛子来。口馋的我背着母亲怂恿奶奶抓出几把在锅里炒给我吃,闻来很香,但炒得太脆,放在嘴里一咬壳核皆碎,囫囵吞下,不识滋味。母亲知道后笑着告诉我瓜子应该是煮后晒干了好吃,承诺过春节给我们做卤瓜子。自那以后,我便搬着指头数日子,盼着过年的时刻,盼着母亲卤瓜子。
       临近春节的前半个月,家家开始忙年。母亲倒出青花坛子里的西瓜子,放入锅中加水撒盐,还添上八角、桂皮等香料,盖盖焖煮,待其入味。我像一只馋猫守在锅前,闻着阵阵飘逸的香味,蠢蠢欲动。瓜子煮熟了,每粒瓜子都饱胀着,里面装着卤汁,我忍不住抓一把吃起来,此时瓜子还是湿的,滑滑唧唧嗑不出声响。于是母亲又将瓜子置于户外,经过冬日几个太阳的晾晒,待水分差不多干了,再用小火慢炒,直炒得焦嘣嘣,脆生生。
       除夕的晚上,年夜饭之后,一家人守着融融的炭火旁,喝着清茶,品尝着母亲端上来的卤瓜子,那瓜子皮脆仁韧,放在嘴里轻轻一嗑,“啪”的一声,两片瓜子皮悄然落地,一粒香仁干净利落地跳进口中,一番咀嚼,五香味儿浓郁,满口生香。顿时赞美声,欢笑声,合着阵阵劈劈啪啪的嗑瓜子声为年夜平添了几分喜庆。
       从此,每年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地加入到收集瓜子的行列,母亲卤制瓜子作为保留“节目”,融进悠悠岁月。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大了,母亲老了,好些年没卤制瓜子,再说当年那些大籽西瓜现已很少见到。说来奇怪,如今超市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瓜子,椒盐的、奶甜的、卤味的、茶香的,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名字也取得新鲜诱人,什么“满口香”,“百里挑一”,“粒粒脆”, “嗑得响”……,不过是一种热闹,却怎么也吃不出昔日的味道。
       同样是西瓜子,儿时记忆里母亲的瓜子,分明是一种岁月,一种心境,一种记载。想想过去,母亲能将捉襟见肘的贫瘠日子过出一种想方设法的丰富,不能不说是一种乐观处世、化苦为甘的生活神奇!值得我们一生去记忆和回味!

 

                                                                     

返回目录】       【返回主页

 
     

  评论这张
 
阅读(234)|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